电影是有点影响,但我认为还是不宜夸大,我现在回想其实当时这本质上还是发展的问题,当时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最粗放的时代,正赶上婴儿潮,年轻人口过剩,社会上又没有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,过剩的荷尔蒙无处发泄可不就容易滋生“街溜子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古惑仔这个电影只是某种巧合地正好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生态,所以看上去它的影响非常大,但其实就是当时的人需要一个抓手,一个象征物来代表自己,如果当时没有古惑仔我相信也会有其它的文艺作品成为这个“符号”。
其实类似的时代记忆有很多,南方小镇上的古惑仔、东北的下岗潮、西北的扒火车……这些曾经也是事实,现在成为一些人的时代回忆,被人怅怀。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发展的问题,而且虽然过程中的阵痛是难免的,但事实上都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解决,以后或许还会有类似的问题,但还应该相信我们总能应对。
所以本质上是时代催生或者塑造了这样的影片,而不是这样的影片影响了时代
我并没有夸大什么,你想知道我当年的心路历程么。
实际上我当年并没有觉得黑社会有什么魅力可言,在古惑仔出现前,我对于黑社会的印象主要是来自我身边那些老流氓们,不明白的可以去看天津的老电视剧【血溅津门】里的袁文会和郭运起,现实当中的那些老流氓和电视剧里的形象是一致的,下流,蛮横又猥琐的一群人,这群人渣怎么可能受人崇拜。
实际上当年我是看不起这群人的,到现在我也是这么想。
但是古惑仔的出现改变了我当年的想法,那种把黑社会美化的形象确实影响了我,我第一次觉得原来黑社会也可以这么帅,也可以这么讲义气,而我身边的小伙伴的都有这样的感觉,
所以,像古惑仔一样就成为了我们那一代小混混们的集体追求,男孩子么,就得打天下,男孩子么,就得讲义气。
见过周星驰【喜剧之王】里的洪爷么,他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集体形象,洪爷虽然荒唐又可笑,但是绝对真实。
所以呢,很多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我们那一代人,很难理解一部电影怎么就造就了一群向往黑社会的小混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