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顶端新闻记者 郭爽爽
6月17日,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(ACCEPT)主办的第45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开幕。
论坛上,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—5月份经济数据,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分析认为,目前我国经济活跃度明显走弱,下行风险上升。那么,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哪?“千道理,万道理,把总需求搞上去才是硬道理。”尹艳林认为,要加大政策力度,尽快把总需求搞上去,并给出了以下建议措施:
要防止形成弱预期导致弱效果,弱效果进一步强化弱预期恶性循环。尹艳林建议宏观调控政策要研究推出几个具有标志性的举措,真正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、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形壁垒。
把能够落实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。比如合理增加消费信贷,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,因城施策,放宽购房条件,降低首付比例等。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,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。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标准,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。
落不了地的政策要尽快实化和细化,让企业家不光看到政策出台,更能够感受到政策的真正落地见效。
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尽快调整。比如,对炒房热时出台的一些限制性政策要加快退出。“政策要跟着需求走,哪里有潜在需求,哪里就应该放松控制、取消限制”。
“对需要加大力度的政策要毫不犹豫,不要搞挤牙膏式调控。”尹艳林认为,财政政策要更加体现积极的本意,更好发挥稳预期和扩内需的作用。货币政策要更加体现力度,直面市场需求,发挥刺激作用。房地产政策要加大松绑力度,放开手脚,扩散带动还在观望的市场热起来,更好地满足刚需,鼓励普遍存在的“差换好”的改善性需求尽快释放。